2025年8月1日凌晨,华盛顿正式开启了“对等关税2.0”行动,瞬间引发了全球贸易格局的剧烈震动。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推행差异化关税,税率从10%涨到50%,其中加拿大赫然上榜,成为最高税率的受害者,额外遭遇35%的关税压力。
就在关税正式实施前的两天, 一架中国的专机悄悄抵达了渥太华机场。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带领的代表团快速走下飞机,与加拿大方面的官员展开了一场非常重要的会谈。
此刻,特朗普政府正沉浸在“胜利”的喜悦里——日本答应征收15%的关税,还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,韩国也同意投入3500亿美元进行定向投资,欧洲联盟则签下了价值1.35万亿美元的能源采购协议。
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名单就像一张织得很密的网,把各国都罩在里面。加拿大被特别列入最高关税区,基础税率25%再加上10个百分点,变成了美国邻国中压力最大的那个。
白宫说加拿大在芬太尼问题上动得不够积极,但谁都知道,真正的原因是加拿大各省省长一起联名抗议,想减少对美的依赖,还得硬一点好好谈谈。
这份关税清单真是像戏一样精彩。印度被征收25%的关税,还加上个未公开的罚款;而巴西因为去年对美亏了钱,继续被加征40%的关税。
最讽刺的是越南,和美国的贸易顺差比印度还多出一倍,可关税反倒低了5%。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吗?加拿大外长梅拉妮·乔利的反应也挺火爆的:“我对美国感到失望”,他们提出的加税理由“根本站不住脚”。
这份底气到底从哪儿来呢?当关税消息一出来,美股盘中突然开始掉头,明显反映市场对贸易战升级的担忧。而加拿大也清楚地知道,老美自己也扛不起全面贸易冲突带来的巨大代价。
中国代表团这次去渥太华,可说是出手挺准,算得上一次精准的外交操作。7月30日,正值美国准备挥舞关税大棒的关头,马朝旭和加拿大官员之间进行了“真心坦诚的沟通,深入探讨”,还郑重承诺要增进高层交流,保持长期战略伙伴关系,强调“彼此成就,共同发展”。
这可不是一般的外交客套话。面对加拿大因为美国关税而陷入孤立的窘境,中方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: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可以成为替代美国的“新宠”,为加拿大提供新的出路。这个帮忙真是雪中送炭,对当下陷入困境的加拿大来说,意义非凡。
中国对加拿大的援助只算是全球战略中的一环,没错。就在那一周,王毅外长在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上,也是在各方面游刃有余,展现出他的高明手腕。
他和马来西亚外长商定了东海岸铁路项目的深化合作,同时也承诺支持越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,还推动中柬铁路在柬埔寨的发展。这些确实是真的项目,比起美国那种空头支票,明显差别大多了。
最具战略意义的事,得算是中国-东盟自贸区3.0版的顺利落幕啦。这个协议不仅涉及数字经济、绿色供应链这些新兴领域,还对超过90%的商品实行零关税,真是划了个大大的重点。
当美国对柬埔寨征收36%的关税时,中国却对柬埔寨的100%税目产品实行了零关税优惠。这一对比,大家心里都清楚,谁才是真心实意的好伙伴。
特朗普那关税大棒看似威风凛凛,其实暗藏不少危机。2025年4月,美国对华关税一度飙到145%,结果超市货架空荡荡,港口的集装箱堆积如山,通胀数据也是蹭蹭上涨。当时美国零售商协会就提醒大家,若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,消费者每年还得多花200亿美元呢。
中国的反应措施可以说既精准又狠辣。在之前的那场交锋中,面对美国的加税,中方在两天之内就连续出招: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34%的关税,11家涉军的美企列入“不可靠实体清单”,对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限制,还暂停了六家美国产农产品企业的输华资格。
尤其是对稀土进行管控这一招,简直碰中了美国的要害。全球90%的稀土精练产能都在中国, 美国的F-35战机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制造业都没少用这些材料。当时五角大楼的库存大概够用三个月的正常生产,结果这种不对等的反制让特朗普政府一下子就措手不及。
在贸易结算这个环节上,出现了更为深远的变化。美国威胁对中国、俄罗斯、伊朗能源交易征收五倍关税的情况下,中国也加快了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步伐。
到2025年第一季度,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市场上的份额涨到4.2%,头一回超过了日元,成为第四大支付货币。能源交易中的“去美元化”趋势也已不可逆转。
中国在贸易战中的应对之所以能从容不迫,关键还是强大的经济韧性。到了今年4月,特朗普再次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时,中国的外贸企业已经练就了一套“金钟罩”绝技:把“关税动态调整机制”写进合同条款,把风险转嫁到美国采购商那里;比亚迪、宁德时代等企业还借道墨西哥建立工厂,利用美墨加协定的走线入美市场;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出口比例已提升到37%,中欧班列的运量也比去年多了23%。
这灵活的应对策略,让中国在贸易战中越打越强。到了2025年上半年,虽然对美国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6.13%,但整体来看,中国对全球的出口还是挺稳的。
尤其是新能源行业崛起得很快,中国的光伏组件产能已经占据了全球80%以上。美国对它们加征25%到35%的关税,反倒让国内光伏电站建造的成本上涨了10%以上。
中国掌握的反制手段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。美国80%的风电涡轮机永磁材料要靠中国供货,半导体产业更是得靠中国的稀土和重要矿产。
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斯德哥尔摩会谈之后,美国不得不把对华关税维持在10%的“休战”状态,持续了三个月——他们实在承受不了全面贸易战带来的损失。
特朗普的关税措施不小心推动了全球多极化的发展。在中美之间,欧盟也在玩平衡棋,一边响应美国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,一边又跟中国签了《中欧地理标志协定》的第二阶段协议。这种“经济合作和政治摩擦共存”的做法,揭示出西方阵营内出现了裂缝。
东盟国家的应对方式挺有启发性。在吉隆坡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上,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推销“印太经济框架”的时候,马来西亚外长直接抛出一句:“你们能给我们零关税吗?能帮我们修铁路修港口吗?”而王毅外长带来的中国-东盟自贸区3.0版协议,靠明确的零关税政策和基础设施项目做出回应,反应了他们的实际需求。
日本和韩国的态度也变得有点微妙了。虽然被迫接受美国15%的关税,还答应投入大笔资金,但日本外相主动提议尽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,韩国外长则建议打造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数字经济走廊。
就连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去美国拜访,也坦言要跟特朗普面对面“好好聊聊”!
整个世界经济棋局里,权力争斗的玩法正变换着方法。关税这把大刀越高,反抗的队伍也迅速聚拢。从东南亚的制造基地到渥太华的会场,从稀土资源采掘到数字货币支付系统,中国用规则当盾牌,用合作当矛头,在贸易战的火药味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。
美国的单边行动碰上了多边合作打造的新长城。加拿大外长提到“只对美国感到失望”的时候,中日韩又开始恢复自贸谈判,东盟也选择了零关税合作伙伴,整个世界贸易的新图景渐渐展开——这里没有谁在掌控一切,只有携手共赢的伙伴。中国不仅提供了一次支持,更敲开了多极化格局的门,让多国共同迈向未来。
98配资官网-炒股股票配资网站-北京正规股票配资平台-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